我的梦英文版歌词(我的梦英文版歌词翻译)
2023-05-28 12:25: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西洋菜》英文版封面,右侧居中为的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奖章。
但另一方面,国内有不少引进版套装儿童文学作品,又常以“大奖”为营销噱头。这似乎说明,儿童文学作品总要在获得大奖之后才“有资格”被引进。不仅如此,即使都是获奖作品,相对绘本来说,最终能被引进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很少。有出版社在视频宣传中说买书只要照着大奖买就行,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众多“大奖”中,美国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经常出现在图书的宣传语中。自1922年首次颁发奖章以来,该奖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史。今年1月,2022年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榜单公布,本文就从获奖的5部作品开始,梳理近5年的获奖书单,谈谈该奖项的设置目的和背后的文化考量。经过100年的发展,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套路”。
情节雷同的大奖作品
2022年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颁发的第101年,在获奖名单公布之后,大致浏览故事梗概便能发现其中几部作品的共同点——“死亡”叙事和聚焦少数族裔。
2022年的获奖作品。
Red, White and Whole(暂译《红色,白色和全部》)里有母亲患白血病和去世的情节;Too Bright to see(暂译《强光炫目》)全文围绕着去世的舅舅给女孩带来的影响;在The Last Cuentista(暂译《最后的讲述者》)中,彗星撞上地球的末日即将来临,世界上存留人类最后记忆的女孩佩特拉,面临着在父母和人类的文化遗产两者之间做出单项选择,最终她选择了后者。
不仅是本届作品,回头再看2021年纽伯瑞金奖得主When you trap a tiger(暂译《当你困住一只老虎》,后简称为《老虎》),也同样是“死亡”叙事的少数族裔故事。该书的主角莉莉,和正值青春期的姐姐跟着妈妈一起生活(父亲因车祸已去世),而后搬家去照顾得了癌症的外婆。老虎源自韩国民间传说,是外婆从小就跟俩姐妹讲的一个故事,外婆曾叮嘱她们,不要相信老虎。可是突然出现的老虎告诉莉莉,自己可以治好外婆的病,前提是需要她的帮助,取回曾被外婆偷走的坏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原先的默默无闻,莉莉开始想要被看见,想要用自己的力量照顾外婆。在三个故事结束之后,莉莉仍然没能阻止死神的脚步,但是她获得了更多其他的力量。
为何在同一个奖项中会接连有雷同的故事设定?但这还没完!不只是相同的奖项!
3月英国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两个奖项——卡内基文学奖和凯特·格林纳威奖公布了2022年的短名单,而该奖2011年的获奖作品《当怪物来敲门》(A Monster Calls,中文版由新蕾出版社引进,下文简称《怪物》)也是“死亡”叙事。这本书讲述的是男孩康纳的母亲得了重病(父母离婚),他被迫和自己不喜欢的外婆住在一起。男孩因为母亲的病情封闭自己,不想外界的人因为母亲而怜悯自己。与此同时,晚上12:07分怪物到来了,怪物宣称自己是被康纳召唤而来,要用三个自己的故事交换一个康纳的故事。怪物讲的每一个故事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善良美好的结局,反而凸显了许多事物的多样性,以及模糊了善与恶的界限。在第四个故事,也就是康纳自己的故事中,他终于直面自己的矛盾,选择面对现实……
《老虎》和《怪物》这两个文本均是以家庭成员身患重病→死亡+主人公的成长为主线,用怪物或者老虎引出故事的模式进行写作,从而达到主人公获得成长的目的。为了进行更明显的对比,我们来看下面这张表:
尽管两者内容上有些许差别,例如《怪物》详细地描写了母亲的病情恶化,《老虎》对外婆的病情却草草带过;《怪物》对于母亲的死亡介绍得相对较少,《老虎》则细致入微地写了外婆去世的场景,十分感人;《怪物》的主题整体上较为单一,故事推进的同时贯穿康纳的心理问题和与外婆的冲突,但《老虎》中出现了更多的元素,除了推进文章的主线——外婆的病情恶化,还有其他支线,比如外婆还是一个韩国人(多元/亚洲文化),妹妹有阅读障碍,全家搬迁(面对一个新环境以及新方式的文化冲击),等等。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个文本无论是从家庭成员及其经历,还是写作方式,故事核心与内涵都惊人相似,对于一个连续阅读的读者来说,《老虎》很难令人感觉到惊喜和满意,尤其它还带有2021年“纽伯瑞金奖”的光环。
形态各异的多元文化
2018-2021年的获奖作品。
《西洋菜》中文版封面。
成长,也是儿童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些作品中,都包含着主人公在成长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认同。无论作品的主人公来自于哪里,是何种肤色,在形成性的教育中有着怎样的意识形态,2022年的纽伯瑞获奖作品无一例外地反映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懵懂和对自我的探索。
很多书上说,要保持本真,不管是不是与众不同,这都没有关系,不用处处跟别人一样。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但这些书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自己”是谁,该如何寻找“自己”?它们理所当然地以为,读者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了,然后再随便找一个样子把“自己”装进去。
可惜,我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可能每个人都是这样,也许没人能很笃定地解释自己是谁,大概在找到真正适合我的“自己”之前,我得试一堆不同的“自己”才行。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不尽相同,但都如同在黑暗中独自摸索前行,像Bug提到的,就算很多书都云淡风轻地告诉你要做自己,可问题是,“自己”是谁?只有知道“自己”是谁,找到正确的自己,才能够最终成为“自己”和做“自己”。
“我”是谁?这不仅是困扰儿童成长的一个问题,更是千百年来,令无数哲人难以破解的终极哲学问题。而阅读每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就如同经历了一段书中的主人公找到自己定位的短途旅程,这或多或少也会给读者们提供些思考与帮助。
《西洋菜》内页插图。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与美国社会
在美国,纽伯瑞奖章一直是儿童文学业界的风向标,几乎每个图书馆和书店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获奖书目。当名单公布之后,公众们趋之若鹜,争相抢购,教师们也会及时将相关书籍列入课程范围之内。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全称为约翰·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The John Newberry Medal),是为了纪念英国书商约翰·纽伯瑞,由美国图书馆学会的分支机构——美国图书馆儿童分会所设,奖项主要颁发给当年做出杰出贡献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是,该书由美国出版商用英语出版。
“让一位十八世纪的英国人享有美国这样一个大奖的殊荣并不奇怪,因为纽伯瑞可谓是同为美国和英国的儿童文学始祖。”
A.S.W.罗森巴赫(A.S.W.Rosenbach)博士在他著名的早期美国童书书目的序言里这么写道:
“美国儿童文学史的第一人当之无愧属于英国著名出版商约翰?纽伯瑞……因为就是他出版的儿童书籍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争相模仿和盗版,他为儿童书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且真实的动力和活力。这些书专门为儿童而作,适合儿童阅读,与成年人的书籍有着明显的不同。”
再来详细地分析一下纽伯瑞奖的部分评奖细则:
美国出版,即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出版的书籍不符合资质;
委员会考虑所有形式的写作——虚构,非虚构,诗歌等;再版和汇编不符合条件;
该书应以儿童为目标读者,满足其理解、鉴赏能力;
儿童特指14岁及以下。
2.该奖项仅限于美国公民或者美国居民
居民特指已在美国定居人员(建立身份),区别于临时访客。
可以看出,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实则只是美国本土的一项儿童文学奖,因设立奖项时间长,获奖作品质量高,才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自1922年颁发第一届奖章以来,围绕该奖项的宣传大大刺激了美国儿童文学的生产机制。随着奖项影响力的扩大,它不再独善其身,反而被交换为经济价值,并与政治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奖也帮助一些书商和小型出版社得以生存,自身也被塑造成“经典”,得到了生命长度的保证。
肯特州立大学的梅根·瓦莱里奥(Meghan Valerio)通过分析1950-1959和2000-2010两个十年的纽伯瑞获奖作品发现,通过50年的发展,尽管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看似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某些涉及种族问题的故事主角还是白人的意识形态,有色人种的儿童并不能在相关文本中找到共鸣。
也有学者指出,纽伯瑞评奖规则中所谓的美国传统,被默认为白人、新教徒和中产阶级,遗漏了美国的多元社会文化与种族背景,对女权主义和后殖民文化的代表性也很有限。
获奖作品的进步与局限
面对各种批评之声,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明显在进行改善。在近五年的23部获奖作品中,有14部作品的主角是女孩,而涉及少数族裔的作品更是高达17部,还有3部涉及主角的健康问题。
近五年的获奖作品清单。
但是轻轻揭开表面井喷的争议热点,《老虎》的主角虽然是一位少数族裔(韩国裔),字里行间描绘的世界充斥着韩国的文化和特色,但倘若将之置于整个美国社会大环境之下,便会发现,它并未涉及亚裔的生存现状,例如种族歧视,融入困难等。换句话说,在这本书里,“亚裔”标签带来的“多元文化元素”实则并未对故事主线造成过多的影响,这些元素与文本之间相对独立。就好像一个装饰贴画,表面上让故事看起来似乎显得更加光鲜亮丽,然而当装饰被轻而易举地揭开后,本质则一览无余。而好的故事应该像盘根错节的树根,每一条看似毫无关联的支线,实则均是为树干提供了生命的养分。
其他让人备感困惑的地方还有:
为什么获奖作品展现的大多都是移民者在贫穷、破败、挣扎的生活环境中对美国梦的美好憧憬与希冀?这是对于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与歧视吗?
为什么在黑奴早已被解放的今天,2021年的获奖作品《箱子:亨利布朗把自己寄给自由》中有关黑奴解放的历史要一遍又一遍地被强调?
假如阶级壁垒不再强势,阶级固化有所松动,那么2020年的获奖作品《我在私立学校的第一年》(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里,为何父母要花很大的代价将孩子送入多元文化相对较少的私立学校上学呢?
《我在私立学校的第一年》中文版。
在《强光炫目》中,为什么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就要面对财政危机,相比之下拥有丈夫的合作伙伴却能轻松地渡过难关,这是对女性的歧视吗?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儿童文学奖项,在大部分情况下,获奖作品还是名副其实的,在受众角度、体裁、话题等方面皆有综合考量。然而,该奖项只是美国本土的一个奖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结合美国国情,推出适合美国儿童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众多国际儿童文学奖项之一。它的确可以为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购文学作品的时候提供很好的参考,但因为时代背景、意识形态、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不是每一本书都适合中国孩子阅读,作为读者,也不应该因为其获得的权威认证将其奉为金科玉律。
1.LaRocca,Rajani.Red, White and Whole. Quill Tree Books, 2021.
2.Lukoff, Kyle. Too Bright to See. DialBooks, 2021.
3.Strauss, Valerie. Critics SayNewbery-Winning Books Are Too Challenging for Young Readers, Washington Post,December 16, 2008.
4.The Newbery & Caldecott Awards: aguide to the medal and honor books. Association for Library Service toChildren,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8 ed.).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