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2023-06-01 10:22:3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安徽科技学院申报更名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张教授做主题演讲在本次报告会上,张敬国教授为大家回顾了凌家滩文化5000多年的辉煌历史

安徽科技学院申报更名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张教授做主题演讲

在本次报告会上,张敬国教授为大家回顾了凌家滩文化5000多年的辉煌历史,以广博的知识、生动风趣的语言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凌家滩遗址的分布,凌家滩祭坛、墓坑、墓葬以及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等,现场获得一阵阵热烈掌声。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张教授回顾凌家滩5000多年的历史

张敬国教授

1975年,张敬国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任职安徽省考古所研究员,安徽省玉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安徽省政府文史馆馆员。

现担任安徽徽玉玉文化有限公司学术顾问。

1999年因突出贡献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被评为享受安徽省委四个一批拔尖人才一等津贴;2006年被评为全省文物保护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全国文物先进个人,安徽心动2007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三十年来他足迹遍及淮河两岸。五次带队发掘凌家滩遗址,为凌家滩文化传播奋战22年。曾主持大型考古发掘十余次,其中含山大城墩遗址发掘成果,树立了江淮地区考古学年代标尺,填补了江淮地区考古学文化空白。

在报告会上,张敬国教授提到,作为史前文明的源头,凌家滩遗址已经出现了大型祭坛和高等级的大型贵族墓葬、大型红烧土建筑,以及功能多样、精美绝伦的礼制性玉石器。这一切,都说明凌家滩当时人口十分繁盛,中心与周边的等级分化十分明显。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张教授为大家介绍凌家滩玉器

凌家滩祭坛,它建设在凌家滩聚落中心最高处,分三层筑成。表面有积石圈和祭祀坑。该祭坛在安徽省属首次发现,是部落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神权和王权高度集中的表现,它表明凌家滩先民已进入相对于自然和图腾崇拜更高阶段的文明社会。祭坛从一个侧面标志着国家雏形的出现。在会上,张教授说,凌家滩祭坛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学,还将凌家滩祭坛和红山、良渚的祭坛分别做了对比。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张教授为大家介绍凌家滩祭坛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人,第一次展示出原始人类完整的形体特征,凌家滩先民长方脸、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大耳,大嘴,其体形和五官表现出蒙古人种所特有的特征。头上戴的圆冠和腰部饰有斜条纹腰带,表明当时已有发达的纺织技术;玉人上唇留有修剪过的八字胡,说明当时已有剃须工具;玉人臂上饰满玉环,说明当时人们已有审美观念,知道佩戴首饰来装饰自己。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凌家滩玉人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凌家滩玉勺

如果仅仅是出土了大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玉器,还不足以诠释凌家滩的含义,当体现了古凌家滩人智慧及精神世界的玉龟、原始八卦图玉版,穿越5000多年的时光,散发着遥远而神秘的气息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就不得不让我们对这块土地,以及曾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人的智慧叹为观止。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凌家滩玉版玉龟

在会上,张教授还对凌家滩的玉鹰、玉龙、玉兔,以及石器、陶器等分别做了详细介绍,让学生们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凌家滩文物和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凌家滩玉鹰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凌家滩玉龙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凌家滩玉兔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凌家滩石钻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凌家滩陶纺轮

最后,张教授和学生们进行了热情互动。张教授说:“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他还提到,“考古的意义在于填补历史,证明历史,修正历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塑造着一国人民的精神气质与思维方式,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功能。

通过本次张教授的凌家滩文化讲座,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希望学生们在凌家滩文化的熏陶下,不断增智广才,提高文化修养,更加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番禺人才市场招聘会(番禺人才市场招聘会地址)
下一篇:30万左右的车排行榜(30万左右的车排行榜前十名)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