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苟利国家岂因祸福梗(苟利国家岂因祸福梗)
2023-05-14 16:06:21   来源:   评论:0 点击:

楹联文化楹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以其雅俗共赏、短小精悍、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特点为人们喜闻乐见。历史上广泛流传的许多楹

楹联文化

楹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以其雅俗共赏、短小精悍、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特点为人们喜闻乐见。历史上广泛流传的许多楹联佳作,或以其精美的对仗,或以其丰赡的意象,或以其雅切的识见,或以其凝练隽永,或以其谐巧趣味而名世,其中不乏有“听君一副联,胜读十年书”的精警效果。寥寥数语,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受益一生。

楹联在濠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学习好、传承好楹联文化,对擦亮濠江“广东省楹联之乡”招牌意义重大。让我们一起学好楹联知识,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楹联鉴赏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也是一副摘句联,只不过是林则徐摘自他本人的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是1841年,禁烟抗英的林则徐遭贬伊犁。次年自西安启程时,临行前留别家人的真切诗句。上句写谋国,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下句写不谋身,绝不会趋福避祸,丧失原则,动摇信念。这种谋国不谋身,矢志不移,为了追求家国天下止于至善的最高纲领,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博大胸怀,就是儒家的治平抱负。

治国、平天下作为大学八条目最后的次第,对应着三纲领中的止于至善,平天下的意思,不是平定天下,而是使天下归善,永驻太平。也就是张载说的开万世太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于《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林则徐这副名联,并称此联饱含着“报国情怀”。显然通过这副楹联,习近平总书记与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治平抱负得到会通。这种深邃的爱国主义和天下情怀,正是大学之道的所归。

通过这组楹联的学习,青少年朋友不仅要领略楹联的对称之美、凝练之美、识见之美,更要以几副楹联为门径,了解《大学》,诵读《大学》,走近大学之道,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制假水(自制假水100%成功)
下一篇:11月9日是什么日子(11月9日是什么日子)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